客服電話:400-0755-992
客服郵箱:vip@wapadd.cn
服務時間:周一至周五 9:00-18:00
什么是互聯網汽車?
是以互聯網模式造車,發布新概念,眾籌眾包,預訂預售,像編維基百科那樣把車設計生產出來?顯然不是。
是將行車電腦聯網,將電子器件采集到的各種數據上傳云端,如阿法狗那樣在后臺計算,然后下指令調整車輛操控?電信運營商先哭倒在地。
或者是實時聯網跟蹤車輛狀況,主導引導用戶維修保養,根據用戶使用狀況推薦售后服務項目?這似乎是車享該干的事情。
我們能找到的定義是,“一款真正意義上由互聯網公司主導的專業車載系統”。 騰訊路寶也是互聯網公司主導的智能硬件產品,但技術含量還不如傳統公司元征的golo.而且,專業車載系統和互聯網汽車畢竟是兩回事。
兩年前阿里和上汽高調結合,就像一對熱門明星CP牽手。但是用時下污一點話風來說,光在外面合影擺POSE,回家連體位都沒找著,怎么生孩子呢?
上汽阿里和合作,至少有幾個看不明白:
第一,機制不明確。誰是合作的主體,誰來主導?凡事需從關鍵服務入手,由核心團隊執行,推動其他部門配合。從報道看,王博士以阿里CTO之尊作為項目總負責人,但軟的歸軟的,硬的歸硬的,車子的事情由上汽負責,阿里只做車載系統。
但是系統必須是一個整體。例如語音識別,要做好車內語音識別率,要考慮車內空間環境,車飾材料,麥克風的位置和角度,才能最合理地降噪和采樣。如果涉及車內空間,也難免影響到車輛外形和底盤。阿里的軟件團隊可以不考慮汽車硬件如何實現,但必須得有自己的訴求。
第二,入手車型不對。榮威RX5前身是榮威W5,平均月銷量200臺,5年下來也就是1萬多臺。而且用戶群年齡偏大,以過35的大叔為主。這個用戶群肯定是看車輛動力等硬配置為主,而不是說車載系統會給我推薦一款合適的咖啡店。如果合作車型是MG3,車主群為二三線城市年輕女性,對“互聯網汽車”的概念就受用得多。從阿里角度考慮,榮威RX5不過是初試鋒芒的第一步。但這第一波用戶群樣本數量又少,且和未來主推人群偏離,其實驗意義就小了很多。
第三,拒絕補貼。報道中提到,上汽方面曾希望阿里用生態玩法,將車子銷售的更加便宜。但最終被否決。“大家明確方向,阿里提供的“軟”的產品,會為上汽“硬”的產品增加附加值,物理的價值在汽車產品上無法取代”。 其實這段話不太好理解。提供補貼肯定會對銷售有所幫助,特別是目前城市SUV成為自主品牌的火拼重點。如果阿里現在想法,又“去功能化”,又“去功利化”,對市場銷售會是什么影響?
克里斯坦森在創新的窘境中提出,一個創新產品要在市場上突破,既要在功能上沖擊舊產品,也要價格上有優勢。例如對大多數人來說,PAD使用起來比PC輕巧方便,價格還便宜,這才能大行其道。
對阿里-上汽這樣體量的巨頭來說,如果產品不能超過媒體的預期,就可以說是失敗。從目前透露的產品亮點看,除了車內三屏協同外,實在沒有特別令人興奮的內容。將車主身份和淘寶訂單掛鉤,談談大數據的花絮,恐怕已經不能滿足發布會的需求了。
云計算可以作為一種內部生產力,先服務好阿里集團,再慢慢對外開放,至少可以內部消化。但是車載系統必須要和車廠合作。即便阿里團隊抱著萊特兄弟修自行車的心態慢慢琢磨,但是主機廠未必有這樣的耐心。與兩年前相比,車載系統已經不算熱點了。新能源,智能車,無人駕駛甚囂塵上。百度、騰訊、樂視的動作更大,在汽車領域后來居上。而在號稱銷量500萬的上汽集團里面,與阿里進行實際合作的上汽乘用車不過是小弟弟。這款熱門CP究竟能否花好月圓,目前看來疑云重重。
阿里和上汽都需要更堅韌的意志,等待首款互聯網汽車的上市。
客服電話:400-0755-992
客服郵箱:vip@wapadd.cn
服務時間:周一至周五 9:00-18:00
掃一掃 關注微加
Copyright © 2021 WapAdd.cn 深圳微加互聯科技有限公司 粵ICP備14021220號-1 建站加盟首選,微加建站! 粵公網安備 44030402001656號
圖片與文章來源于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權,請與我聯系刪除。